AI对社会的影响,研究院将其归纳为三方面。第一、突破和提升计算能力;第二、辅助提升生产效率;第三、提高生活品质。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深度普及,“AI+”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生产和生活方面,落地应用最快最成熟的场景当属安防领域。
“AI+安防”行业主要应用感知方面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认知方面的知识图谱技术;在安防产品上应用的是视频结构化--对视频数据特征的识别和提取、生物识别--利用人体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物体特征识别--如车牌、车型等技术。运用上述技术所达到的效果为看懂世界、主动预测和行业赋能等。
从产品形态上来看,安防领域运用到的AI技术分为前端智能和云端智能。在该领域,人工智能主要被应用于车辆、人员、行为和图像分析中。
随着AI在安防领域应用的加深,在上游模组、芯片和中游的识别入口方面都应用到了AI技术。具体应用在安防领域的AI技术有:
AI技术在安防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和深入,在安防行业应用较多的两类技术分别为识别技术和认知技术。
从安防领域AI技术的四大应用中,研究院归纳发现,目前在国内“AI+安防”领域AI技术三个落地到产品端的应用方向是:生物识别技术、视频结构化和物体识别系统。其中,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时间最早,涉及较为范围广,且为人像识别的入口技术。
对于安防行业而言,AI并不只是一个概念,而应该是实实在在落地的产品。
“AI+安防”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从“AI+安防”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上游有模组、芯片等厂商,中游有AI技术提供商、Saas服务商、安防产品硬件厂商,下游有专门的渠道运营服务商等。从角色分配上来看,“AI+安防”行业参与者有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大厂、AI科技企业、硬件厂商等。
在“AI+安防”产业链中,各链条的企业竞争都较为激烈。硬件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是产业链的核心,AI技术贯穿整个安防的产业链。对于行业前十的“AI+安防”企业来说,渠道推广是影响其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
技术提供商链接产业上下游,形成一体化服务的生态闭环在当前市场情况下,以海康、大华、高新兴、旷世、商汤等为代表的传统安防和新兴安防企业,通过自身技术和硬件设备采集、获取场景化数据,利用个性化解决服务方案切实解决行业痛点,形成纵向生态链,进而完成场景闭环,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同时,拥有场景化数据优势并与深度算法相结合的企业或平台,能够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也将率先拥有智慧城市建设的入场券。
AI在安防领域应用的主要厂家:新兴AI创业大多从两类领域切入安防,一类是安防监控智能分析的软件平台,这一类创业公司以依图、商汤、旷视、云从等体量较大的计算机视觉创企为主;
另一类则是AI板卡/芯片的硬件平台。目前国内的众多AI芯片创企(如寒武纪、地平线、深鉴科技)等都瞄准了安防AI芯片这一领域。此外,也有一众创业切入安防板卡领域(如触景无限、阅面科技、人人智能等)。对市场上”AI+安防“产业上下游企业的盘点如下:
AI+安防“产业链图谱
众所周知,驱动AI产业的三驾马车分别是:算法、算力、数据。AI安防企业在应用场景中的适应能力越强,抢占的市场规模越大,产生的数据越多。而大数据是深度学习训练的必要条件,拥有数据越多的企业,其算法将越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