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主页 > 知识 > 招投标

新形势下智能辅助评标系统的探索和实践

admin 2023-08-26 19:02:35 人看过 字号:[ ]

在信息技术逐渐与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现有的评标系统已不能满足公共资源领域的智能化需求。

目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现有的评标系统已不能满足公共资源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需求,亟待通过人工智能发展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来解决目前评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建设全流程智能化辅助评标系统,努力推动由“传统人工评标”向“智能辅助评标”转变。



01

评标过程中广泛存在的问题


1.评标耗时长

传统的人工评标模式,投标人越多,评标耗时越长。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投标单位数量的持续增多,专家的工作量和评审压力急剧增加,导致专家评标耗时过长。如常州某园林绿化项目,5个标段投标单位多达3000多家,11个评标专家花费4天时间才完成资格审查。


2.评标难度大

对于初步评审中的客观性评审点,不同类型项目的评审标准存在差异,专家需要根据不同项目的评审标准做出不同的判断,且评标工作量庞大,专家难以负荷;对于技术标评审点,评审内容繁杂,又缺乏有效的辅助评审工具,专家评标难度大。


3.尺度不一致

初步评审中客观性的评审点完全靠评标专家人工来进行判断,专家易受历史经验、习惯和主观感受的影响,对同类型项目的评审尺度可能不一致,可能会出现错评、漏评的情况,导致标后投诉、质疑多,影响政府公信力。


4.评标进行难

面对复杂的评标流程和陌生的评标系统,部分评标专家一时无法适应,需工作人员时时为专家提供引导服务,但工作人员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及时解决所有专家遇到的问题,影响评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02

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贯彻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19〕41号)和《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务办发〔2018〕28号)等文件精神,助推公共资源交易向智能化转型升级,需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评标过程中的应用,推进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建设。


2.解决现存问题的现实需要

目前评标过程中,存在着评标耗时长、评标难度大、尺度不一致、评标进行难等问题,亟待针对此类问题研发全面、高效、合理的解决方案。


3.提高评标质效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人工评标方式,评标效率不高、质量不佳,提高评标质效迫在眉睫,需推进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建设,为评标专家创造高效评标的客观条件。



03

结语


智能辅助评标相对传统人工评标而言具有明显优势,在未来应该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切实贴近各地评标实际,围绕专家评标动作,持续探索智能辅助评标系统的实现路径,全方位提升评审效率和质量,营造高效、规范、公平、公正的评标环境,助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智慧化、标准化和便捷化水平。


640.jpg

注意:转载申明:转载本号文章请注明作者和来源,本号发布文章若存在版权等问题,请联系QQ:86662817处理,谢谢。
1、本站目前拥有近 1000+ 精品收费资源,现在加入VIP会员即可全部下载。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运用大厂严格培训标准
拥有海量精品培训课程
汇聚众多行业优质资源
打造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正规监管 工商认证 工商监管
Copyright © 2014-2034 北京祺智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4031243号-3
本站访客:22609
one-ie
one-ie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